新高考等级赋分如何计算?

新高考等级赋分总体赋分原则是按排名按一定比例把学生分成N个级别,每个级别对应一个固定分数或一个分数区间(等比例换算)。

去体验

不同批次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省份,计算方式不同,但总体算法均为先按原成绩排名,然后把排名按一定的比例分成多个级别,每个级别再对应到一个分值或一个分值区间。

3+1+2等级赋分制的具体算法与意义:

“3”指的是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,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,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,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;

“1”指的是:物理和历史,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,由各省自主命题,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;

“2”指的是:考生从化学、生物、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中选两门,选考由各省命题,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,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。

 

3+3模式:

前“3”指的是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,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,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,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;

后“3”指的是: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,这六门科目选3门参考,考试成绩采用等级计算方法进行赋分。

 

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,起点分值为30分。也就是说,假如考生考了0分,排到E等级。赋分后,最少也有30分。

 

全国新高考方案可分为4个类型:

 

1、以浙江、北京、上海、天津为代表的等级赋分方案(五等11级,每级分差为3分);

2、以山东为代表的等比例转化赋分方案;

3、以海南为代表的标准分方案;

4、还有基于第一批、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推出的第三批省市等级赋分制方案,更加科学、规范。

 

以第三批“3+1+2”改革省份为例,8省(辽宁、重庆、河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)均采用了五等级赋分制:即对于某一再选科目,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,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,满分为100分。

等级赋分分为5个区间,各科成绩按照约定的计算方式和比例进行换算,最终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,等级成绩按学科成绩计入高考总分。

 

上海方案

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,由五等细化为A+、A、B+、B、B-、C+、C、C-、D+、D、E共11级,分别占5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5%。其中,A+为满分70分,E计40分。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。

 

山东方案

山东采用5等8级赋分制。等级考试科目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、B+、B、C+、C、D+、D、E共8个等级。参照正态分布原则,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%、7%、16%、24%、24%、16%、7%、3%。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,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,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,分别转换到91-100、81-90、71-80、61-70、51-60、41-50、31-40、21-30八个分数区间,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。

 

北京、天津、浙江:五等21级赋分制(3分1档)。

 

 

辽宁、重庆、河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、甘肃、黑龙江等省:5等级赋分制。

实行“3+1+2”新高考的省份统一采用五等级赋分制。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,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,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。对于某一再选科目(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),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,转换时赋分起点为 30 分,满分为 100 分。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如下:

第一步,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 A、B、C、D、E 共五个等级,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每省各不同。

第二步,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,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,分别对应转换到100~86、85~71、70~56、55~41和40~30五个分数段,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。

电话图标 点我咨询
欢迎申请演示试用或远程演示、介绍

您提交的信息仅用于需求、演示试用和购买沟通
本公司不会群发广告和垃圾短信。

发送验证码
提交